他还补充说,在提高太阳能电力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竞争上,联邦政府的政策和新兴技术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3月20日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初步征收最高4.73%、最低2.9%的反补贴税。这一裁定结果将对中国的光伏产业产生何种影响?对于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所需缴纳的反补贴税为3.59%,而当时行业内普遍认为至少在10%左右。
需要关注的是将在5月份公布的反倾销税率,这一税率最高可达100%。而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会推迟到5月再公布。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销售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大概在每瓦0.75美元左右,而美国公司的平均价格约在每瓦0.97美元左右。随着双反措施的相继推出,我输美光伏产品将可能增加30%左右的关税,这将导致国内的光伏电池企业丧失竞争力。邓永康介绍,这几年欧美等国光伏产业的产能扩张没有中国快,但在研发、产品特色上却有不少创新,产品性能也普遍较高。
无论是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还是开拓国内市场,如果没有法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很难有较快的发展。专家建议,具体政策可以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等。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3月20日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初步征收最高4.73%、最低2.9%的反补贴税。
这一裁定结果将对中国的光伏产业产生何种影响?对于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所需缴纳的反补贴税为3.59%,而当时行业内普遍认为至少在10%左右。需要关注的是将在5月份公布的反倾销税率,这一税率最高可达100%。而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会推迟到5月再公布。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销售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大概在每瓦0.75美元左右,而美国公司的平均价格约在每瓦0.97美元左右。
随着双反措施的相继推出,我输美光伏产品将可能增加30%左右的关税,这将导致国内的光伏电池企业丧失竞争力。邓永康介绍,这几年欧美等国光伏产业的产能扩张没有中国快,但在研发、产品特色上却有不少创新,产品性能也普遍较高。
无论是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还是开拓国内市场,如果没有法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很难有较快的发展。专家建议,具体政策可以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等。据介绍,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的需求为25吉瓦(GW),而全球产能达到80多吉瓦(GW),其中70%的产能在中国比如说,投资建一个太阳能发电设施之后,用户可以无条件接入电网,所发电量既可以自己用也可以高价卖给电网从而享受电价补贴。
据介绍,2012年全球光伏产业的需求为25吉瓦(GW),而全球产能达到80多吉瓦(GW),其中70%的产能在中国。据报道,针对这次初裁,美国平价上网联盟将于近日采取行动抗议美方裁决,而国内多晶硅制造企业也正在积极准备下一轮的上诉。这一裁定结果将对中国的光伏产业产生何种影响?对于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所需缴纳的反补贴税为3.59%,而当时行业内普遍认为至少在10%左右。而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会推迟到5月再公布。
中盛光电市场研究员邓永康表示,仅看这一项反补贴税,对中国企业似乎影响并不大。专家建议,具体政策可以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等。
去年10月19日,以Solar World为首的美国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提出申诉,指控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倾销产品且接受政府高额补贴,要求美国向中国相关产品征收超过100%关税。需要关注的是将在5月份公布的反倾销税率,这一税率最高可达100%。
我国一直没有实施《上网电价法》,相关光伏项目的立项、补贴等审批也很严格,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业界担心,德国如果效仿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将对我光伏产业造成致命打击。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市场。尽管我国在2006年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但由于这部法律中上网电价多为概念性、框架性的政策,因此到目前为止,电力部门还没有正式接受光伏发电上网,国内已经建成的示范项目也还是按照试验项目并网。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3月20日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初步征收最高4.73%、最低2.9%的反补贴税。中国商务部批评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而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和他们在美国的客户警告称,征收反倾销税将导致部分美国消费者承担经济损失,部分工人还将失业。
随着双反措施的相继推出,我输美光伏产品将可能增加30%左右的关税,这将导致国内的光伏电池企业丧失竞争力。邓永康介绍,这几年欧美等国光伏产业的产能扩张没有中国快,但在研发、产品特色上却有不少创新,产品性能也普遍较高。
而国内光伏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便宜的价格,这容易给一些国家以倾销的口实。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销售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大概在每瓦0.75美元左右,而美国公司的平均价格约在每瓦0.97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我国在政策扶持方面仍然存在空白。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和中国其他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均否认向美国倾销了太阳能电池板并接受了不公平的政府补贴。
中国企业如何自救?激烈争端的背后,产能庞大的中国光伏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像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都有鼓励光伏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对此,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在反对美国贸易制裁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完善自身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提高技术能力来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无论是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还是开拓国内市场,如果没有法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很难有较快的发展
上述企业将被征收同等幅度的反补贴税。而在美国部分政界人士眼中,以创造就业为由祭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是争取选民的最有效手段。
而在去年12月,中国商务部也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征收。终裁中国输美镀锌钢丝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昨日表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其政治目的超越法律授权,违反了法律基本原则。公司反应英利绿色否认在美倾销就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率的初步裁决,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昨日回应称,公司在美国销售的产品没有补贴也没有倾销,不管结果如何,征收关税都将对中美两国光伏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这样,仅仅在24小时之内,美国就针对中国光伏产品作出四次反倾销或反补贴裁决,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中方敦促美方从长远合作、互利共赢出发,审慎处理中美两国在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贸易摩擦,维护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和谐发展。2月29日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救济行动多达七起。其中尚德电力领涨,涨幅为14.06%,英利绿色能源也大涨12.07%。
分析美大选年贸易战将更多华盛顿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驻中国前首席代表黄育川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多,对贸易开放的热衷度在下降。此前,美国领导人已签署了反补贴修正法案,规定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同时又规定可以追溯到2006年。
对于这种不符合国际规则的做法,中国的光伏企业表示遗憾。3月19日终裁中国输美钢质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黄育川说,可以预见中美贸易摩擦在大选年将更加频繁。不过,由于上述公布的反补贴税率大幅低于此前原告7家太阳能公司提出的100%的关税水平并低于市场预期,中国光伏股票当天在美股市场整体反弹。